三、哥本哈根会议的争论焦点哥本哈根会议争论的焦点涉及程序、责任和义务等。
气象科普实际上是对气象信息的一个解读过程,将简单的气象知识普及给老百姓,引导他们科学的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据我们统计,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98%以上在农村,农民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
展馆里还有互动的环节,游客在这里也可以当气象预报员、气象主持人,体会到现代气象科学的水平和能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气象科普平台。在极端天气多发的今天,怎样正确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如何开展?世博会的气象服务能否让百姓吃上定心丸……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就当前气候气象热点问题进行解读。目前,我们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不能再沿用老一套的依靠兼职队伍来推广气象科普知识的做法。然而,正是这个群体,一方面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即便得到了气象信息,也很难有效利用信息。世博会期间,对园内的天气将进行滚动播报,可以每小时发布一次预报。
要做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气象科普记者:您在今年两会递交了什么提案?郑国光:我的提案是关于气象科普宣传的。我们的企业家要认真考虑如何抓住这种机遇。联合国10日宣布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工作程序和过程进行独立审核。
IPCC目前正在准备第五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希望独立审核能够有助于加强IPCC的工作程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IPCC主席帕乔里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向媒体宣布了上述决定。但潘基文同时强调,第四份评估报告中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结论是明确的,目前所发现的少量错误并未改变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根本共识,也并不能减弱IPCC工作所具有的独特重要性。近期,有媒体指称IPCC的第四份评估报告中出现错误,其有关喜玛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缺乏科学依据。
IPCC随后承认这一错误。为确保全面透明、准确与客观,并最大程度减少未来出现错误的风险,联合国决定对IPCC的工作程序与过程进行全面、独立的审核。
IPCC因此遭到外界的批评和质疑。潘基文说,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出现了很少量的错误。据悉,审核工作将由国际科学院理事会独立进行,审核结果将在8月31日之前提交给联合国等有关机构。国际科学院理事会成立于2000年,其成员由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组成,主要工作是为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提供建议。
帕乔里说,IPCC2月份已经向成员国政府通报了对其工作程序进行独立审核的计划自成立以来,委员会分别在1990、1995、2001和2007年发表了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于在发表的报告中出现错误等原因遭到种种批评和质疑。潘基文同时指出,尽管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评估报告中,令人遗憾地出现了极少量的错误,但人们应考虑到这是一份综合了复杂的科学数据、内容长达3000页的报告,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质疑报告的主要结论。
国际科学院理事会是一个由世界许多国家的科学院共同组成的协会,负责就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供建议。潘基文同时强调,尽管报告中存在少量错误,但没有可靠证据质疑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共同建立,其作用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的潜在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案进行评估,其评估主要基于经过细审和已出版的科学技术文献。他强调,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真实存在,近来媒体报道中指称或披露的内容都不能改变有关气候变化最根本的科学共识,也不能减损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工作的独特重要性。
他表示,审查工作由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nterAcademy Council)开展,整个审查完全独立于联合国之外。最近一段时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被指在第四份报告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等内容中出现错误,夸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3月10日宣布,将委托一个独立的科学机构对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撰写报告时遵循的程序进行审查。据报道,潘基文说,为了使行动建立在有可能获得的最佳科学证据之上,为了确保透明、准确和客观,减少未来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他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决定,发起一次针对该委员会报告编写程序和过程的全面、独立审查潘基文同时指出,尽管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评估报告中,令人遗憾地出现了极少量的错误,但人们应考虑到这是一份综合了复杂的科学数据、内容长达3000页的报告,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质疑报告的主要结论。据报道,潘基文说,为了使行动建立在有可能获得的最佳科学证据之上,为了确保透明、准确和客观,减少未来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他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决定,发起一次针对该委员会报告编写程序和过程的全面、独立审查。
国际科学院理事会是一个由世界许多国家的科学院共同组成的协会,负责就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供建议。潘基文同时强调,尽管报告中存在少量错误,但没有可靠证据质疑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3月10日宣布,将委托一个独立的科学机构对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撰写报告时遵循的程序进行审查。最近一段时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被指在第四份报告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等内容中出现错误,夸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于在发表的报告中出现错误等原因遭到种种批评和质疑。他表示,审查工作由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nterAcademy Council)开展,整个审查完全独立于联合国之外。
自成立以来,委员会分别在1990、1995、2001和2007年发表了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共同建立,其作用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的潜在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案进行评估,其评估主要基于经过细审和已出版的科学技术文献。他强调,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真实存在,近来媒体报道中指称或披露的内容都不能改变有关气候变化最根本的科学共识,也不能减损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工作的独特重要性为此建议给予各国政府充裕的时间,以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前,达成新的协议。
负责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丹麦前环境与能源部长,现任欧盟气候变化委员Connie Hedegaard认为,自去年气候变化峰会后,谈判进展缓慢。要在年内达成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哥本哈根峰会无果而终,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首次共同同意减排,这为结束马拉松式的谈判奠定了基础。同时,她还警告说,逼得太紧会适得其反。
联合国气候谈判始于1992年,达成了具有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尽管该议定书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义务,且遭到美国的拒绝张力军说,所以,我们在研究十二五环保规划中,将要根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结果来适当地增加我们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种类。
在回答有关中国环境污染的问题时,张力军说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已经明确对全国人民讲了,两项主要污染物确实是在下降。这样的话,可以使我国的环境质量真正全方位地得到改善。这说明了我们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为什么是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因为我们的污染物不仅仅是两项主要污染物。
但是从我们监测到得到的酸雨类型则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硫酸型转变为硫酸和硝酸的混合型。昨天下午3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答记者问。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情况看,我国二氧化硫和COD这两年下降了,但是氮氧化物和氨氮没有多少变化,而且氮氧化物还在增加,由于氮氧化物的增加使得二氧化硫削减后,对酸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学术界也好,在环保界也好,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也好,环境质量仅是局部改善了,总体还在恶化
但是从我们监测到得到的酸雨类型则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硫酸型转变为硫酸和硝酸的混合型。这说明了我们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